就目前來講,智能網絡遠傳水表又可分為分線制集中抄表方式和總線制智能抄表方式。
(1)分線制集中抄表方式
各種分線制集中抄表方式的基本原理大致相同,即由采集器定時順序采集來自多路分戶線的水表信號,并進行數據處理、存儲。各采集器之間采用總線制連接,最后連接到計算機。其典型特點是各戶表通過分戶線連接至采集器。
分線制集中抄表模式單純從技術上講較成熟,也節約成本(多戶表共享一個采集器),但從實際情況看,分線制集中抄表模式存在如下缺點:
①由于每次水表的計量信號是通過分戶線穿越較長距離到達采集器,中途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疏漏都將使采集器采集不到數據,而且鋪設分戶線不僅使安裝任務繁重,也存在許多隱患:短線,斷線等。錯綜復雜的線路更使得維護工作困難重重。
②采集器均安裝于現場,需專業人員調試系統并定期巡視維護,專業隊伍日益“壯大”,維護費用也相應劇增。
③分線制集中抄表模式的風險不僅僅是各表風險的簡單累加。如果采集器掉電或出現其他嚴重故障則會使該采集器上所有數據丟失,集中抄表的風險無法有效分散,與測控系統強調的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設計死相違背。
(2)總線制智能抄表方式
總線制智能水表由于采集、計數工作單元均安裝在智能水表內并密封,水表的數據采集、處理、存貯等基礎工作全由智能水表本身完場,手抄器或電腦不參與底層數據采集僅進行通訊聯系,消除了外界因素對計量的影響。另外因智能水表引出的總線通、斷不影響單表數據采集和保存(僅影響水表數據的讀出),無需重新置數,水表的真實讀數仍可繼續讀出,其安全性、穩定性是比較可靠的。其缺點便是因單表內設置單片機和后備電源,成本較高,推廣普及較慢。
由于各表輸出的總線只需掛接,可以減少分線制抄表方式大量煩瑣的布線、系統調試任務以及后期使用過程中線路、系統維護等繁重勞動強度,也方便高層次設計如網絡結構的設計、與其他系統(如安防、照明、空調、消防)共享開放式網絡的設計,進而為用戶提供完善、綜合的配套服務。
雖說智能網絡遠傳水表的缺點令人擔憂,但是銘漢電子已創立十多年,擁有豐富的經驗,針對水表各種缺點已進行全面改良,安全、穩定、可靠,有保障,許多用戶都喜歡我們的品牌。